深冬时节,平潭长江澳附近海域,海风劲吹,一座座壮观的海上“大风车”渐次铺开,巨大的风机叶轮随风转动,源源不断地产生清洁“绿电”,输送到千家万户。
一组数据折射出平潭风电产业的澎湃活力。到目前,平潭风电场已建成总装机容量67.83万千瓦,年产值预计达14.95亿元。
化风为宝、以风兴业。近年来,平潭综合实验区紧紧围绕国家“双碳”战略部署,深入挖掘风能资源优势,以风电清洁能源开发及产业链培育为抓手,全面推进“产业绿色化、生态产业化、能源清洁化、生活低PG电子游戏 PG电子官网碳化”,推进“零碳岛”建设,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的新能源产业发展之路。
经济新常态下,“向海争风”正成为平潭探索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一步先手棋。
去年12月21日,坐落在平潭外海的全球首台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刷新了自己曾经创造的单机日发电量世界纪录单日发电38.72万千瓦时,可供近17万人的一日生活用电。
5个月之前,该机组成功并网发电,其轮毂中心高度达152米,单只叶片长123米、重54吨,叶轮扫风面积约5万平方米,核心关键部件实现全面国产化,能够为今后16兆瓦海上风电大机组规模化批量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单位兆瓦重量最轻这个“白色巨人”有着诸多亮眼标签,是当之无愧的“大国重器”。
翻开地图,平潭地处台湾海峡与海坛海峡之间的突出部,“狭管效应”尤为显著。受此影响,浩荡长风在此常年不息。据统计,平潭年均风速达8.4米/秒以上,全年6级以上大风达300多天,7级以上大风达200多天,且风能密度高。因此,这里是全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全岛可利用风能区域230多平方公里,风电开发前景广阔。
事实上,这座海岛与风电的“双向奔赴”早已有迹可循。20世纪70年代,平潭就成立了风力实验小组(后更名为平潭县风力实验站),并启动研制55千瓦风力发电机,成为全国最早成立风力实验机构的地区之一。
此后近半个世纪,平潭围绕做好“风”产业、写好“电”文章,逐步实现风能产业商业性开发,推动风电场建设从陆地走向海上,大胆踏出了“化风为宝”的探索脚步。如今,平潭已建成风电场7处,其中陆上风电场4处、海上风电PG电子 PG平台场3处,风力发电实现陆海并进。
新年伊始,好消息传来:2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平潭综合实验区城市配电网供电能力提升-共享储能电站项目(一期)榜上有名,这是福建省唯一入选的项目。
项目负责人林一汎介绍,项目用地面积约33亩,总投资6.66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预计可存储电量20多万千瓦时。“共享储能电站是源网荷储中重要的一环,其应用场景十分广泛,不仅可以为平潭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提供配套储能,提高风电消纳能力,还能为区域电网提供应急保障,推动平潭从全绿电岛向海上能源岛转变。”
在平潭,像这样与风电相关的项目还有很多。据统计,去年111月,风电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30%,新增并网18.6万千瓦,完成投资超16亿元。
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得益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风电产业链招商工作。2021年,平潭综合实验区投资促进委员会成立,组建风电竞配工作专班,围绕风电产业链上下游,细化产业图谱,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很快,一批又一批企业“闻风”而动、抢滩布局,其中不乏三峡风电、中广核、金风科技、大唐海上风电等大型企业的身影。“2022年以来,平潭A区风电场、B区风电场及草屿海上风电项目陆续与多家大型企业达成合作,将助力实验区开拓海上清洁能源新赛道。”实验区经济发展局发改处负责人郑明娟介绍。
向蓝海要绿能,平潭大力推进风电产业朝着装备制造、技术研究等上下游产业延伸,一个日趋完善的风电产业链正加速成势。
以海工装备产业为例,紧抓海上风电“抢装潮”,实验区加快发展风电新能源工程与运维、海底电缆与管线敷设、港口与航道(海岸)建设工程等服务业态,推进海洋智能装备科技创新中心、海上风电场运维基地等一批重点支撑项目落地。同时,发挥金井港区水深、港宽的优势,发展海上风机设备等海工重大件吊装、转运、维修、保养、预组装等相关业务。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金井港区海上风电等设备港口装卸作业总吞吐量超百万吨。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怎样让风的价值最大化,拥有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平潭一直在探索的发展命题。
前不久,第一届海峡两岸帆船赛遥控帆船比赛在平潭如意湖公园落幕。这是一场紧张刺激的水中竞速,比赛期间,选手们根据多变的风向和风力,操纵遥控帆船在水面上借风疾驰,完成收帆、放帆和转舵等一系列动作,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围观。
优越的沙滩、风力条件,让平潭成为声名远播的滨海运动胜地。近年来,当地利用风车田等景观,大力发展风运动产业,举办国际风筝冲浪节等以“风”为主题的品牌赛事,推动帆船、空中飞人、拖曳伞、水上摩托等业态加快发展,助力风电旅游融合发展。
以风电清洁能源为主导,平潭积极打造“风能+旅游”“风能+交通”“风能+生态”等多位一体的协同发展模式,多业态融合的应用场景竞相涌现,带动农渔业、旅游业、乡村振兴等领域迈步登高。
循着“海底出绿色产品,海上出清洁能源”的发展思路,去年,实验区加快推进风渔融合海工智能装备试验基地项目建设,试水风渔融合立体养殖。依托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照明工程分散式风电项目所属风电机,该基地计划开展风电与智慧渔业融合养殖试验与研究,打造绿能智慧深远海渔业养殖产业体系。目前,项目正在推进设备升级与优化,预计于3月开启大规模施工。
加速崛起的风电产业,已成为平潭海洋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在去年底召开的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提出,新一年,将聚焦“四大经济”提质升级,结合“零碳岛”发展规划,坚持把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风电产业为主导,着力建链强链补链,加快推动共享储能电站、起帆电缆、智算中心等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聚能成势,共同奏响风与电的协奏曲。(记者 程枝文 张哲昊)